化學系培訓臺灣選手 奪化學奧賽世界第三

  • Post autho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協助教育部培訓我國選手,參加日本主辦的第53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已於7月28日完賽,大會於臺灣時間8月2日舉行線上閉幕典禮,在79個國家、312名參賽學生中,我國共獲得3金1銀,國際排名為第3名(以金牌數計算;中國及俄羅斯獲得4金,並列第1名)。

代表隊3位金牌獲獎者,分別為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學生陳柏安、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丁俊呈及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王睿熙;1位銀牌獲獎者為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林軒霆,表現優異。

教育部國教署說明,受到疫情影響,本屆國際化奧競賽改為線上賽,各國代表隊伍在各自國內尋覓符合大會規定場地參賽,並依規定建置競賽環境及訓練監考人員。

我國代表隊由臺師大化學系邀集10多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歷經初選、複選、選拔訓練營及決選等過程,從1,965名學生當中選出4名代表我國參加比賽,並由臺師大教授李位仁、林震煌擔任團長及副團長,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尤嘯華(我國第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選手)、臺師大教授李祐慈、呂家榮、吳學亮、副教授杜玲嫻、臺灣大學教授金必耀及中山女高教師曹雅萍協助競賽試題翻譯及成績仲裁等工作。

我國自1992年起參加國際化奧,歷年均獲佳績,參賽至今總計獲得57金、51銀、11銅,並曾於1993年、1997年、2009年、2013年、2015年及2017年榮獲國際排名第1。

拿下金、銀牌的學生,可獲得教育部頒發新臺幣20萬元、10萬元獎金,並保送大學院校相關學系,或是推薦進入其他校系。

獲得金牌的陳柏安認為,化學不只是一門科學,更像是藝術,描繪出肉眼看不見的世界,解釋了各種現象。他接觸化學實驗後便深深愛上,還自己設計了許多實驗,未來希望往「綠色化學」的領域發展,為人類和地球盡一份心力。

王睿熙喜歡圍棋,小學畢業時就升上6段,他認為圍棋對自學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讓他思考更加靈活。他同時也在合唱比賽中有良好表現,擔任合唱團副團長。他期許未來繼續保持開放心胸,接受各種知識與技能。

丁俊呈國中時一頭栽進化學世界,喜歡弄懂書中的符號和一堆酷酷的知識,高一時曾在奧賽初選被刷掉,靠著寒假期間的努力,於高二入選一路當到國手。他認為自己的天分與他人並無二致,一路走來感謝老師和學長的協助,未來也希望自己成為指引他人的燈塔。(資料來源:化學系、中央社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由左至右)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教師曹雅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張一知、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丁俊呈、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學生陳柏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李位仁、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王睿熙、國立臺灣大學教授金必耀、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林軒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林震煌。
(由左至右)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丁俊呈、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陳柏安、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王睿熙、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林軒霆 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