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義元學長捐資設立紀念講座 化學系邀林麗瓊院士分享科研歷程

  • Post autho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於3月3日、4日隆重舉辦「魏盧衮太夫人紀念講座」,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林麗瓊院士,與系上師生分享她的學術生涯與尖端研究。此講座由化學系優秀校友魏義元學長慷慨捐助設立,旨在促進學術交流、啟發年輕學子。

魏義元學長的學術傳承

魏義元學長為臺師大化學系52級校友,亦是臺大化學系首位博士生,後赴美國Tufts University獲得博士學位,並於美國電子業發展,創立電子工程科技顧問公司,成就卓越。他曾獲選為美國化學電鍍及表面處理協會董事及院士,對科學發展貢獻卓著。

為紀念母親魏盧衮太夫人,魏學長特別捐資於母系設立此講座,使系上每學期皆能邀請科學領域的卓越學者,與師生進行學術交流,分享研究歷程,並激勵年輕學子投身科學研究。

從臺灣到世界的科學之路

本屆紀念講座邀請的主講人林麗瓊教授,1981年畢業於臺大物理系,1989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博士學位,隨後加入美國奇異公司(GE)材料中心,成為該機構首位亞裔女性研究員。1994年,她選擇返臺任教,並創立臺大新穎材料原子級科學研究中心,專注於先進薄膜技術與低維度結構的研究,應用於節能光電與永續能源技術。

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將第四屆魏盧衮太夫人紀念講座,頒發給臺大物理系林麗瓊講座教授,以表彰她在材料科學與節能光電領域的卓越貢獻。印副校長表示,林院士在奈米材料的合成、物性調控及應用開發的重要貢獻,獲獎無數,包括科技部傑出獎、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教育部學術獎等,更於2022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24年再度獲世界科學院院士與教育部國家講座,深受國內外科學界肯定。

演講中,林教授回顧了自己在哈佛求學、於GE從事研發,以及回臺灣後推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的經驗。她強調,學術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偶然與挑戰,但只要保持熱情與堅持,終將開創屬於自己的科研天地。

臺師大印永翔副校長(右)將第四屆魏盧衮太夫人紀念講座,頒發給臺大物理系林麗瓊講座教授(左),以表彰她在材料科學與節能光電領域的卓越貢獻。
演講中,林教授回顧了自己在哈佛求學、於GE從事研發,以及回臺灣後推動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的經驗。
林麗瓊院士(右六)與化學系教師合影。

科學研究的三大關鍵:知識、見識、膽識

談及科研成功的關鍵,林教授引用定居紐約40年的台商黃文局的「大局」概念,提出「知識、見識、膽識」三要素。她指出,除了扎實的知識基礎,研究者還需要有開闊的視野與勇於突破的精神,才能在科學領域持續創新。

她也分享自己在奈米材料領域的研究歷程,如何從「純粹好奇」轉變為「責任導向」的科學探索,致力於解決全球能源、環境與健康安全等挑戰。她認為,科研不應只是為了發表論文,更應該關注其對社會的實際影響。

女性科學家的堅持與突破

作為臺灣物理學界的女性先驅之一,林教授特別談到女性在科學領域的挑戰與成就。她曾積極參與國際材料研究學會(MRS)與「女性物理學家」(Women in Physics, WIP)等組織,推動性別平等與跨國學術合作。

她也鼓勵現場女性學子:「科研之路雖然艱辛,但只要找到自己熱愛、擅長、並能為社會帶來價值的領域,就能獲得真正的成就感。」她強調,成功並非個人單打獨鬥,而是團隊合作的成果。

魏義元學長紀念講座的影響與展望

化學系李祐慈主任表示,此次紀念講座的舉辦,不僅是對魏義元學長慷慨捐助的感謝,更是學術傳承與創新的象徵。透過這樣的學術平台,系上師生能夠與世界頂尖學者交流,啟發新世代的研究熱情,並強化臺灣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化學系將持續推動學術合作,延續魏義元學長的精神,鼓勵更多年輕學子勇敢追夢,為科學發展與社會進步貢獻力量。(資料來源:化學系 / 編輯核稿:胡世澤)

印永翔副校長致歡迎詞
化學系李祐慈主任致詞
贈予貴賓禮品
中央研究院林麗瓊院士與化學系師生分享她的學術生涯與尖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