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高鐘教授協助本校師生與國際接軌

  • Post author:

【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江敍慈、余庭翎報導】多所大專院校為推動國際化,嘗試推行全英語授課,但仍有部分師生認為,可能侷限學習成果。師大近期邀請旅美物理學家、物理系68級校友高鐘回到母校擔任客座教授,開設全英文教學的專業課程,密集授課一個月,他上課深入淺出,融入電腦程式、讓學生分組合作,少用專業術語,化解學生對「高能粒子物理」的恐懼,同時訓練英文能力。

剛入學就愛上物理 熱愛學習難以自拔

高教授於1975年考上師大,新生訓練演講的講者正好是當時物理系林文隆教授。高教授回憶,那場演講帶給他很大啟發,使他第一次被科學的奇妙震撼,也對高能物理學產生興趣。

大四時,林文隆教授開了一門課「基本粒子概論」,讓高教授更熱愛物理之美。「那是我大學四年中最快樂的一年,幾乎是廢寢忘食的學習。」這堂課點燃了他對科學研究的熱情,也更堅定他未來持續深造的決心。

大學畢業後,到國中服務。服兵役後高教授順利申請到助教獎學金,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攻讀高能物理,並於1990年獲得博士學位。他先後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紐約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並到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擔任研究學者,之後在2000年到奧克拉荷馬大學(University of Oklahoma)物理天文學系任教,一教就是20年。

因緣際會回到母系 開啟英語授課先機

2017年12月,物理系的陳傳仁教授邀請高教授回師大訪問,並針對高能物理領域合作研究,當時物理系的劉祥麟主任(現任國際事務處處長)提出邀請,希望他能回母校開設短期、密集的英語授課高能物理課程。因為物理系本來就使用原文課本,採全英文授課,學生對物理專業英文會更具敏銳度,進而提升國際視野,對母系感情深厚的高教授,很爽快答應了。

今年6月是高教授第一次回臺灣授課,為期1個月,開放學士班,碩士班與博士班共同修課,採小班制,只有10位學生,包含4位大學生、3位碩士生,2位博士生,及1位臺大研究生,其中1位是來自越南的外籍生。 6月20日晚間課堂中,物理系陳傳仁副教授、張嘉泓副教授、陳育霖助理教授也到現場觀課後表示,高教授的授課風格與討論方式,與典型的教學現場截然不同,帶給他們許多省思。

回到母校任教,高教授感到自在和熟悉,也很感激學校妥適安排。他直言學生的素質都很不錯,只有1、2位大學部學生可能較不適應全英文授課,但仍可感覺到他們積極的學習動機。唯一難題就是排課,因學生白天已有固定課程,所以只能在晚上上課。

身為校友,回母校用外語授課,高教授覺得很有趣。「照理來說,我應該比較習慣用中文。但赴美留學和就業後,唸書、研究、教課、演講都是用英文,因此在專業學術上,我比較習慣英文,若要我用中文上物理課,我恐怕還不太適應呢。」高教授笑說。

高教授表示,全英語教學可以讓學生的專業英文與學術素養一起提升,尤其絕大部分的科學領域專書都是原文,只要習慣全英語授課,學生讀書反而會更順利。另外,因為科學研究仍以歐美國家為主流,學生如果考慮深造,還是到歐美比較理想,如果先熟悉以英文研讀,對未來幫助很大。

除了上課,有些學生善於把握機會,向高教授請教申請美國學校的注意事項,以及旅美求學的甘苦談。高教授相當樂於分享:「能透過自身經驗,幫孩子們做點分析,讓他們更有心理準備,我覺得很開心。」

建議教師先調整心態 耐心引導學生

高教授坦言,臺灣和歐美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樣。「美國的教育重視,鼓勵學生表達,不論是口語或寫作,學生從小就善於表達想法,但是臺灣學生剛好相反。」他說,其實臺灣學生內涵未必不如人,但較不善於表達,所以在課堂回饋上也會含蓄許多。

高教授建議,師大教授們或訪問學者們自身可能要有充足的心理預備,在課堂上以耐心引導,並接受學生對外語可能適應不良的情形。另外,教師也可以準備國外優秀的文章或摘要,先讓學生研讀,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國際高度,心生嚮往,也會更積極學習。對於母校推動全英語授課,他表達肯定,也鼓勵其他教授們樂觀以待、一起努力陪養學生們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