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利斯特 曾到訪臺師大化學系

  • Post author:

202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於10月6日下午揭曉,由德國化學家利斯特(Benjamin List)與美國化學家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得獎,兩人以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研究獲此殊榮。其中利斯特(Benjamin List)曾於2017年到訪臺師大化學系,和師生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諾貝爾委員會指出,他們開發出的有機催化劑,不但對藥物研究產生巨大影響,也使化學合成的過程更加環保。

新興疾病層出不窮,攸關新藥合成的有機催化領域,已是化學界重要學問之一。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院長、化學系陳焜銘教授指出,兩名得主共通點多,他們同一年出生,且同時在西元2千年各自發表有關不對稱有機催化的論文,一起讓學界開始重視這項技術,是帶動它發展,乃至如今躍升主流合成方法之一的始祖。

在此之前,科學家以酵素或金屬合成不同物質。陳焜銘說,以酵素合成一定要加水,不對稱有機催化劑則免去這道關卡,更加環保。

陳焜銘院長說,兩人緣分起源於2016年新加坡的一場學術研討會,當2017年利斯特有機會來臺時,順勢邀請他到臺師大化學系分享研究。利斯特受過德國嚴謹訓練,特別的是他為人好相處,喜歡接受挑戰,「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研究在化學界排名世界第一,特別是他在2000年發表的小分子有機催化研究,奠定他的舉足輕重地位。

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榮傑說,以金屬作為催化劑也有缺點,金屬可能有毒,合成後需要純化;若能使用純有機的催化劑,就能盡量避免有毒金屬殘留。再者,若使用不對稱有機催化劑,催化劑用量只需金屬合成的1%,即可達到一樣的合成效果,提升新藥合成效率和精準度。

陳榮傑指出,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美國學者諾爾斯、夏普里斯和日本學者野依良治,肯定3人運用不對稱金屬催化劑進行反應。時隔20年,未滿60歲的兩人,提出比金屬催化劑更好的方案,他和陳焜銘都欣見諾貝爾獎再度重視並肯定此領域。

同樣出生於1968年,相隔近8千里的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在各自國家不約而同研究不對稱合成技術,將「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的使用量降為既有技術的1%,提升新藥合成與量產效率。(資料來源:理學院、聯合報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諾貝爾獎得主利斯特(Benjamin List)曾於2017年來台時,到訪臺師大化學系,和師生分享他的研究成果。
利斯特為化學系師生演講。
利斯特與老師討論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