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攜手九州大學推動海外半導體實習 培育具國際視野之科研人才

  • Post author:

為促進國際學術交流、提升學生國際移動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於2025年5月11日至15日,前往日本九州大學伊都與筑紫校區,辦理為期五日之「海外半導體實習」交流活動。本次實習由劉祥麟教授帶領13位學生,透過EMI課程學習、專題演講、分組討論與實驗室參訪,與九州大學學生進行深入互動,增進語言表達能力、拓展國際視野,並強化半導體領域之理論與實務素養。

此次活動亦為臺師大與九州大學深化合作之具體展現。九州大學為本校策略性姊妹校之一,2025年名列QS世界大學排名第170名、亞洲第34名。交流期間,學生參訪筑紫校區半導體製程無塵室、高溫等離子體理工學研究中心,及伊都校區價值創造型半導體人才育成中心,並就研究環境進行總整分析與回饋建議。

物理學系自106學年度起開設「實務導向與能力整合學習」總整課程,鼓勵學生依個人興趣與職涯規劃選修「研究實習」、「企業實習」或「海外實習」。113學年第2學期起,物理系與九州大學「價值創造型半導體人才育成中心」合作開設海外實習課程,強調跨國學術鏈結與半導體實作能力的培養。

學生實習成果顯示,國際實作交流不僅提升專業能力,更激發對學術與職涯的長遠思考。例如,有學生建議於校內設置專供教學與研究用途的半導體製程無塵室,以進一步整合物理、化學、電機、光電與材料等領域之教學與研究資源。

劉祥麟教授表示,此次交流深化了物理學系總整課程的內涵,也為後續推動雙聯碩士學位、交換計畫與寒假學校等合作奠定基礎。透過跨校協作與知識分享,學生得以從實作中培養國際競爭力與跨文化合作能力。

本次交流獲「推動國際合作交流補助辦法」支持,該補助由本校國際事務處設立,每案最高補助新臺幣20至25萬元,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學術對話。2026年度補助預計將於9月下旬開放申請,歡迎全校師生踴躍參與。
補助辦法詳見:https://bds.oia.ntnu.edu.tw/bds/web/facultystaff-subsidy

參訪日本九州大學筑紫校區半導體製程無塵室(物理學系提供)

參訪日本九州大學筑紫校區高溫等離子體理工學研究中心(物理學系提供)

參訪日本九州大學伊都校區價值創造型半導體人才育成中心(物理學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