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系攜手保誠人壽推動氣候健康研究 揭示極端氣候對健康的潛在威脅

  • Post author:

在氣候變遷日益加劇的今日,極端氣候對環境與經濟的衝擊已引發廣泛關注,但其對健康的威脅仍常被忽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與保誠人壽攜手發表《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白皮書》,運用2000至2022年間的健康與環境數據,透過機器學習技術,揭示氣候變遷與心血管疾病、空氣污染之間的關聯,喚起社會對氣候健康風險的重視。

研究發現,二氧化氮(NO₂)濃度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心血管疾病具高度相關,且夏季(6–8月)為高峰期,65歲以上族群風險最高。此外,發病風險與年齡、性別、地理位置及空污暴露程度密切相關,但中高齡族群對此認知偏低,亟需強化健康韌性與調適意識。

本計畫由保誠人壽、臺師大地科系、瀚亞投資(台灣)、保誠公益基金及《天下雜誌》共同推動,延續2023年「永續智造所」的產學合作精神,深化跨域永續素養,促進全民調適力。臺師大陳卉瑄教授強調,唯有理解氣候對健康的影響,才能有效行動。企業亦應從商品設計、政策研究、教育傳播三方面推動調適力,將永續理念實踐於生活之中。

氣候風險已是公共健康與社會韌性的重大挑戰,面對未來,我們需要更有智慧與行動力的選擇。

臺師大與保誠人壽自2023年啟動「永續智造所」產學合作,並延伸出「氣候變遷與健康調適計畫」,聚焦極端氣候與心血管健康關聯,透過在地數據與研究行動,展現企業對公共健康與氣候韌性的長期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