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生開一扇窗-優化公館校區學習環境

本校理學院成立於1955年,培育上萬名科學與教育人才,在臺灣各學術教育文化單位貢獻心力。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自民國64年竣工後,幾棟大樓陸續啟建使用,悄悄然已過了四十幾年,自然科學領域及科技技術的發展,連帶影響教學課程內容,通訊網路技術的便捷使用,衝擊傳統課堂上的教學方法。理學院大樓原有空間教室教學設置,已不敷新世紀教學所需,高等教育學習情境,也需與時俱進,研發教學方式,建置安全寧靜優質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品質。
  大學校園優雅學習環境,行塑學子「誠、正、勤、樸」的特質,綠色校園軟硬體建置,網際網路,數位學習,即時交流,情境教育潛移默化,除了加深學術底蘊,更能涵養學子宏偉胸襟,兼具人文關懷與自然科學之涵養。

為師生開一扇窗,邀請您參與,幫忙優化公館校區學習環境,落實學習效果。

👉優化學習環境  👉改善教學空間  👉推動數位學習  👉升教學品質

公館校區的前身與設立

民國56年(1967)臺灣省政府正式將臺灣省農林廳蠶業改良場約8.5公頃的土地撥給本校,以供擴建之需。為加速使用公館校地,改良場遷移期間,本校同時提出三年遷建計畫,並呈請政府逐年撥款興建,使本校得以擴充各系招收名額,進而紓緩中等學校師資缺乏的問題。

民國59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新校設計圖
📌民國59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新校設計圖
民國68年,公館校區大門、行政大樓、中正堂
📌民國68年,公館校區大門、行政大樓、中正堂

理學院遷移至公館校區

本校獲撥公館校區前,僅有今校本部和圖書館校區,校地狹小,校舍密集,已無多餘空間可以擴建,其中,位於校本部的理學院大樓為臺北高校時期的理化教室,戰後再擴建理化實驗室(後為理化館)、物理系、理化系儲藏室及地下室、理化系培養室(花房)等,但校地與資源有限,且設備老舊;民國56年獲撥公館校地後,經研擬後將理學院及各學院研究所遷至公館新址,依照當時既有學院、科系、中心等單位,重新將校本部、圖書館校區、公館校區進行空間調整配置。中等學校師資缺乏的問題。

校地建設

公館校區的建設從無到有,逐步新建理學院大樓,擴建宿舍及活動中心等校舍。依序建設行政大樓、舊研究大樓(今數學大樓)、男二舍、理學院大樓(後續再擴建)、中正堂、女二舍、體育館、研究生宿舍、(新)分部校門、男三舍、分部圖書館兼學生活動中心、理學院科教中心暨科教所大樓、綜合館、教師研習中心學員宿舍(今應用科學大樓)、體育運動大樓,以及學生第七宿舍、(新)研究大樓等,著實提供學生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

行政大樓
📌公館校區第一棟建築-行政大樓
核磁共振光譜儀器
📌核磁共振光譜儀器

培育理學人才

本校創立之初即設立教育、國文、英語、史地、數學、理化、博物等7個學系,民國44年改制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後,分設文、理、教育三學院及教育研究所,理化系、數學系、博物系改隸理學院,50年博物系奉准易名為生物系,51年理化系為配合中學師資之需,分設為物理學系、化學系,65年為培育地球科學師資,物理系附設地球科學組。目前理學院共有8系所及一個專業學院: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海洋環境研究所,及生命科學專業學院,下設:生命科學系、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營養科學碩士學位學程、生技醫藥產業碩士學位學程、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

贊助流程

一個起心動念,將有大大改變

📌募款目標金額:500萬元

📌執行期間: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方式一:線上刷卡

師大捐款頁面 Give to NTNU

方式二:銀行匯款

1. 下載捐款同意書

2. 勾選捐款用途

捐款用途請勾選:優化公館校區教學環境

3. 完成匯款

《匯款資訊》 

受款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忠孝分行 

代碼:8220185 

戶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401 

專戶帳號:185350001030

4. 填妥捐款同意書並回傳

填報其他捐款相關資訊 檢附匯款/轉帳明細連同捐款單(若為紙本須掃描)Email至give@ntnu.edu.tw

捐贈致謝

理學院將致贈感謝卡以及理學院專屬學術紀念品

理學院資料夾

贊助紀錄

2020年12月30日

募款狀況
0

💰 募款目標新台幣:5,000,000

進度百分比
0 %
贊助人數
0

感謝您的贊助❤

募款進度表
優化公館校區教學環境 1.63%
院訊蒐集資料_191003_0196
image_1
image_6

我們看得很遠也做得踏實

我們將妥善運用您的捐款,用以改善公館校區教學環境。

支持師大 參與改變

無論您身在何處、興趣為何,當您選擇投資師大,您就是「夢想推手」,
代表著您的力量將能改變師大、整個臺灣,甚至是全世界。